如何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一、什么是社情民意信息
什么是社情民意呢?从字面理解,就是社会情况、人民意愿,准确的解释,社情民意就是指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社情民意信息,就是通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反映的,领导想要知道或想要领导知道的基层意见、建议。
原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解释说:“社情民意就是指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社情包含着民意;民意不等同于社情,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在许多情况下,社情就是民情。因此,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
二、为什么要反映社情民意
首先,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只有建立在充分了解、收集人民群众的民情、民意的基础上,才能使参政议政更加富有成果,民主监督更加切实有效。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2003年12月10日在民革中央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民主党派要多做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工作,为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作出贡献。
其次,民主党派具有反映社情民意的特殊优势。民主党派具有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一是成员大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才荟萃、智力雄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能够从专业的视角思考分析问题,可以在信息反映上发挥专业特长的优势;二是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代表性强、信息量大,它的统战性、代表性能够使党政部门通过民主党派得到那些不易得到的信息,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听到不易听到的呼声;三是位置超脱、视野开阔,可以不受部门或地区利益的局限,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分析问题,可以在信息反映上发挥不同角度的优势,比较客观地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
第三,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现在各级党政都十分重视各民主党派的声音,特别是重大的事件,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希望我们及时反映基层的意见。2003年民革中央、省委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通知, 2004年3月民革省委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通知》,要求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民革省委对各市委会提出了任务要求,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级政协也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个界别、各级政协委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各级政协确定了负责社情民意工作的专门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如全国政协利用《政协信息》普刊、《政协信息》要目、《政协信息》专报等形式直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军委、全国政协的领导同志反映社情民意,各地也编有向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反映社情民意的专刊。为什么提到政协呢?因为民革是政协的一个组成界别,各级政协对民革界别提出了任务要求,如湘潭市政协就要求我们每年上报24篇社情民意信息。同时政协也是我们的反映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如何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第一、社情民意信息应着重反映六个方面的内容。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内容,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着眼于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等问题服务。具体来说,社情民意信息应着重反映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订和修改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有关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重要决策、部署出台前后的反映;二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反映的难点,特别是普遍性的问题,以及有识之士的警示性、批评性意见,如全国"两会"的召开、我市的开发区建设、三个中心的建设、企业改制、旧城改造、农民增收等等;三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四是重大突发事件、严重自然灾害的实情,特别是消除隐患,维护稳定的意见、建议;五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要情况,特别是保障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履行职责的意见、建议;六是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情况的反映。
第二、社情民意信息的结构可分为形式结构、逻辑结构。从形式结构上讲,一篇信息一般包括问题、原因和建议三个部分,即:信息要反映什么问题,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当然也有例外,可以只有问题、建议二个部分,也可以只有问题或建议一个部分。从逻辑结构上讲,可分为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平行式结构。金字塔结构即信息内容在表述上从反映的问题开始,一层一层往下表述,最后是建议;倒金字塔结构则与之相反,把建议放在最前面,然后是一层一层地表述具体问题、现状。如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位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报送的“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这样一条信息,反映对于缓刑判决宣告之日至判决生效之日再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法律上尚存空白,应予以适当修订的问题,因为要以具体案例加以说明,便是采用的倒金字塔结构;平行式结构,即信息内容表述呈并列式,犹如平行线的排列,没有先后、因果关系。
第三、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要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事一议的原则。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字,从不在一张纸上反映两个信息,一事一报,简洁明了,易被接受,领导亦易于交办处理。可以是一种情况,一个苗头,一个问题,一种看法,一条建议等,只要角度把握得好,时机掌握得准,就是一条好信息。
求真务实的原则。真实性是信息的生命,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一是一、二是二,不说大话、空话、套话。对获得的信息要深入调查核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无误后再上报。同时分析要透彻,重在说理,要让看的人认为确实是那么回事。
注重时效的原则。信息的特点贵在一个“快”字,要做到收集快、整理快、报送快,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要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报到决策者手中。
建议可行的原则。反映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党委和政府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现在领导对问题基本上是清楚的,原因大致也了解,关键是苦无良策。所以我们的关键就是要出高招,多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第四、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无”。一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一些大政方针政策的出台,党委、政府希望听听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意见的意见,我们往往没有注意及时反映。
第二个是“晚”。不及时。有些信息们虽然收集上来了,但已经过了时效,晚了,也就没有价值了。
第三个是“小”。我们有时候反映的信息,个头太小,“门前脏乱差,门后噪声污染”,这些是不是问题?是问题,但这些事情你给上面报,显然价值不是很大。
第四个是“平”。就是不同的声音、尖锐的意见、敏感的信息比较少,平平淡淡,反映一般的情况,提出一般的建议,甚至上面都已经注意到了,正在采取措施,我们还在报这方面的信息。
第五、不断提高社情民意信息质量
在选题上,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二是政协工作重点;三是政策性问题;四是带有方向性、预见性问题。具体要注意“四点”:一是上级政策的空白点;二是上级决策与基层实际的矛盾点;三是上级部门决策在基层落实中的症结点;四是社会中的敏感点。在写作上,一是立意要高,观点要鲜明。二是点子要新,选好角度,同一件事从不同侧面可以发现不同的新的观点。三是采集要广,多收集一些情况,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厚积薄发。四是标题要巧,可以运用一些成语、对偶、对仗,标题就能抓住人。五是语言要实,把事情说清楚,道理讲明白,建议谈具体。
总之,反映社情民意已成为民主党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从微观上发现问题,从宏观上提炼主题,从全局上提出建议,力争撰写出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