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地市新闻

民革参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初探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李元平  编辑:  2006-09-22 00:00:00
    民革是与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是中共的亲密友党。加强民革参政能力的建设,探索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民革自身发展的要求。

    一是参政党的职责要求。参政党的基本职责就是参政议政。在实际工作中,参政党面临着理论的困惑和实践的挑战,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只有不断加强参政能力的建设,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客观要求。中共执政党能力不断提高,对参政党能力必然提出新的要求,民革作为参政党必须不断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才能与中共保持一致;

    三是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在新的任务和要求面前,民革必须不断学习,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是民革自身发展的需要。新党员不断增加,党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民革必须不断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才能体现特色与进步性,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参政能力是参政党影响力、生命力所在,是参政党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基本方法:

    一是要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包括政治理念、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等;

    二是要着眼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包括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三是要着眼于执政党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包括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等;

    四是要着眼于多党合作的大局,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包括协商能力、协调能力和团结能力等。围绕民革加强参政能力建设这个核心任务,真正做到科学参政、民主参政、依法参政。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民革组织的整体素质是实现参政议政职责基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以下途径:

    一要注重政治思想道德教育。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见《三国志·魏书》)。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是能力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面临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和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及渗透,面临改革开放和新旧体制交替中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加,面临党员结构的相对变化,更须积极探索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注重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从政治上观察、分析有关问题;注重与中共统战部门推心置腹地协商,交换意见,取得共识;注重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加强对党派成员的教育。在教育中要育导相融、情理相济,自我教育与组织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参政议政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通过教育,使我们的党员明白民革和中国共产党既是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关系,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一致;使我们的党员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作出贡献的基本政治制度。我们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在实现共同奋斗目标中发挥自身作用,在亲密合作中达到共同进步;使我们的党员强化协调意识和合作共事意识,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分清事物的轻重缓急和处理各种利益冲突;使我们的民革党员懂得: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参政能力,只有通过我们真诚而有效的工作,民主党派鲜活而高大的形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二要加强学习研究。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急剧转型的国内环境和新旧体制的激烈碰撞,面对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且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对参政党,执政和参政能力的提高,都会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在我们民革组织中,应有一个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机构,对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要进行不断地探索研究,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民革成员的各种实践活动,使民革作为一个参政党,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务实。此外,要坚持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不断提高民革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要通过各种途经和形式,组织民革成员加强学习,既要学习研究政治理论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也要学习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既要学习研究党派理论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法,也要学习研究国内外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方式;既要学习研究前人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也要学习研究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领导方法。要不断了解新情况、吸收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使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

    三要认真参与履行职能。要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在履行职能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要面向群众、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勤于思考、乐于建言献策,积极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一是要参政为民,敢讲真话,讲直话;二是要熟悉业务,讲行话,讲有道理的话;三是要切合实际,善讲有用的话,有效的话。在实践中,要根据特点、围绕重点、关注热点,抓牢一个“准”字,突出一个“实”字,把握一个“度”字,重视一个“新"字,选择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来展开。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掌握大量的社情民意和社会发展信息与搞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快速、便捷地获得这些资料和信息,地方党委政府应加大对民主党派各类信息传递工作,并建议党委政府的信访工作每月安排一定的时间由民主党派组织接待,通过这么一个渠道收集和掌握社情民意,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更有效的为地方党委、政府谋长远之道,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活动中来充分展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

    四要重视党派组织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充分注意提高党员层次和保持民革特色这两个重要环节。在发展党员上,要坚持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政治标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标准,要把好发展关,坚持“注重质量、注意数量、体现特色”,把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意识强,业务水平高且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吸收进来,并要为后备干部培养铺台阶、搭舞台;在基层支部开展活动中,要树立“支部为根、党员为本”的原则和“生命力在活动、凝聚力在服务”的理念,把履行职能和服务党员结合起来,促进组织活动制度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沟通交流经常化,从而使基层支部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参政议政的组织、团结友爱的集体、培养干部的基地";在党派机关工作中,要正视工作人员少、服务联系面广的客观情况,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实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党派干部的交流和进出难问题,努力把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协调型、高效型的机关;对党员骨干要通过各种途径让他们得到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培养想大事、议大事、谋大事的能力,以增强本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各级领导成员,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考评机制,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领导干部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抓得实一点。做到人品好,人缘好,具有人格力量,能够以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感动人,吸引人。让人敬佩,使人折服;在党派领导班子中,要健全工作机制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主要领导与其他成员的关系,专职干部与兼职干部的关系。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通过个别谈心、民主生活、述职评议等多种形式,主动听取党员的批评意见,接受监督,从而使我们的党派组织充满活力,为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民主党派怎样提高参政能力是一门科学,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提升。参政党内部要逐步形成以参政能力为核心的人才评价标准,那种只满足于特定地位而不讲究自身能力建设的参政党组织无异于政治摆设;那些只满足于高学历、高职称、高职务而又不具备为民参政意识的党员,也只能是政治花瓶。我们要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不断提高参政能力,把民革的事业融入到最广大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我们相信,在民革中央和民革湖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民革全党上下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把我们民革党真正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能力上胜任,真正能担当起各项社会职能,在人民大众中具有极好影响的参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