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常德德山开发区“三房”改造的建议
关于加快常德德山开发区“三房”改造的建议
民革常德市委邹吉茂 胡军
德山开发区是常德的工业基地、是常德经济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但区内的的旧房(40年以上的砖木、砖混房)、危房(开裂严重、经鉴定不能居住的房屋)、小房(人均面积10平方米以下),简称“三房”,数量大、涉及面积广,已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危及到了社会稳定,与市委、政府打造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与常德的“宜居城市”称号和常德的和谐社会发展很不适应,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组成调查组解剖了德山开发区的“三房”户。问题很多,具体表现在:
一是“三房”面广人多:据德山街道办统计,德山改制后移交社区的企业15家,“三房”共2970户,涉及人口8508人,162栋房屋,建筑面积111700平方米。其中鉴定为危房的有92栋1650套;小房662套;旧房658套。其中有8栋139套属紧急危房,必须强拆。
二是“三房”陈旧老化:以上“三房”中,50年代修建的有4栋,全为空斗墙,厨房和卫生设施不全。60年代修建的有58栋,多为砖混结构的楼房,空斗墙。70年代修建的有97栋,多为砖混和空斗墙。这些房屋年久失修,不少墙体开裂渗水、电线老化、混凝土风化严重、预制板风化穿孔。
三是产权不明:以上“三房”有100%产权的2569套,部分产权的42套,无产权的359套。
由于大多数居民是企业下岗职工,经济条件差,无力购买商品房,有些又不符合廉租房条件,德山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不大,居民反应强烈。
一、加大德山旧城改造的力度,政府对在“三房”区域改造的房产项目给予土地出让金返还和行政规费返还,用于“三房”职工购房补贴。
二、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利用国家此次出台的扶持政策,支持德山开发区建设经济适用房。切实解决“三房”职工安置。
三、设立“三房”维修基金。考虑德山“三房”数量大,短期内无法全部解决,可以从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税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安全隐患较大的房屋进行水电线路改造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