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自身建设

千里迎伟人 万古崇《乡情》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民革湘潭市委 谭铁炎  编辑:  2005-12-12 00:00:00

千里迎伟人    万古崇《乡情》
                                    

民革湘潭市委主委马扬担任团长迎接毛主席艺术群雕回故乡

    公元2005年12月7日,太阳东升,阳光普照,是一个值得湖南人民永远记住的日子。
    这天上午9点28分,在鞭炮声、欢呼声和东方红的乐曲声中,经中共中央批准的全国首座以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回韶山为题材的大型艺术群雕《乡情》安装仪式,在湘潭市市政中心———东方红广场隆重举行。
    这时候,湘潭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湘潭市委主委、湘潭市迎接毛主席艺术群雕团团长马扬,终于欣慰地笑了。日前,我们就迎接《乡情》的前前后后采访了马扬主委。

                  千里驱驰  朝乾夕惕  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为了确保《乡情》如期运抵湘潭,此前,湘潭市与创作、铸造单位制定了周密的运输方案。12月2日,中共湘潭市委确定以湘潭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湘潭市委主委马扬为迎接毛主席艺术群雕团的团长,同时组织包括武警、交警及媒体记者等在内共28人前往杭州专门负责雕塑接运。
    马扬高兴地说:“我们一路很顺利,前两天下雨,一出发就出太阳。”在运输安全上,为防止运输途中可能发生损坏,每辆卡车的车厢底部均备上轮胎和木架。在12月3日晚的装车现场,工作人员每吊运一个人像都是小心翼翼。
    12月4日上午9点48分,4辆载着大型艺术群雕《乡情》的卡车,从西子湖畔启运,跨越浙江、江西两省,经过整整30个小时、1000公里长途跋涉,于12月5日下午3点08分驶抵湘潭。当车队进入湘潭马家河收费站时,得知毛主席群雕回湘消息的群众立即以燃放鞭炮的方式来迎接车队。
    4辆装载着毛主席大型群雕的卡车,环绕湘潭市区一周。在湘潭城里,毛主席群雕每经过一地,老百姓就放鞭炮、行注目礼。更有不少市民,从清晨起,就自发地来到湘潭市政中心的东方红广场,在寒风中等候,想在第一时间目睹主席雕塑。
    马扬欣慰地说,迎接毛主席艺术群雕团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辛苦了,大家昼夜兼程,克服了汽车抛锚、部分路段路况差等困难,终于平安抵达湘潭,我总算放心了。

                异地同心  天亦有情  杭州人民夹道欢送

    马扬回顾说,12月4日,是《乡情》正式启运的日子。也许是“天亦有情”,久雨后的杭州突然太阳高照,晴空万里。在承担《乡情》铸造任务的杭州俊华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内,《乡情》雕塑被分别装入4台大卡车中,车身扎着喜庆的红绸,挂着“主席回归,乡情再现”、“千里迎主席,《乡情》归故里”等大红条幅。
    上午9点48分,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杭州市政协副主席俞国庆等领导及数百群众为主席送行,在阵阵鞭炮声中和当地群众的夹道欢送下,车队缓缓驶离杭州城区。

               领袖乡情 人民思念  中宣部批准建群雕

    马扬介绍说,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到湖南韶山视察时,中共湘潭市委汇报说,作为毛主席的家乡,湘潭城区还没有一座毛主席塑像。韶山已有一座主席铜像,是否可在湘潭市建一座艺术雕像。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现任省政协副主席文选德建议,湘潭市在建设中的东方红广场中心建一组以毛主席为中心的塑像,可以考虑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表现题材。这一设想,当即得到了刘云山的支持。
    此后,在湘潭市政中心广场(即东方红广场)塑建主席雕像,被列入议事日程。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开发、东方红广场的新建,有关方面经多次讨论最终选定,以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作为题材,在东方红广场建造一组城市雕塑。随后,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南雕塑院以及杭州科纳特环境艺术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共递交了10组作品参与评选。经多轮评审、筛选,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脱颖而出,承担了此次雕塑的设计和创作任务。
    今年4月8日,中共湘潭市委就雕塑建设向中共湖南省委作了专题报告,并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复函,同意在湘潭塑建艺术群雕。期间,湘潭市有关部门将中国美院的方案向市民进行了公示,雕塑最终定名为《乡情》。


                 主题鲜活  精雕细刻  伟人风采万古崇

  马扬介绍说,《乡情》是为湘潭市东方红广场创作的一组群雕。“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作品重现了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湘潭市韶山冲时的历史画面。整组雕塑共耗铜近25吨其中,主席像高6米,重达4.2吨,铜壁厚度为8-12毫米;垂直高度6米、正面宽度12米。包括钢架总重达28吨。
    这是全国首座以毛主席回韶山为题材的大型艺术群雕。共设计了8个人物形象:主席面带微笑一路走来,他左手拿着一把纸扇,右手搀着少年时代的私塾老师;几位乡亲则从家中、学校和田间赶来,簇拥在主席的身边。后生们争先恐后向主席问候,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向主席,天真可爱的孩子刚从学校跑来,拨开人群争着多看主席一眼……每个人物的神态都十分逼真自然,充分烘托了“乡情”这一主题。
    马扬介绍说。《乡情》采用的是树脂砂和石膏型工艺,并在传统的树脂砂工艺基础上结合蜡型铸造工艺,从而使雕塑的纹饰更加清晰。从方案的确定到材料的采购、翻模、刷蜡、造型、焙烧,再到浇注、清理、精整、上色,前后历时1个多月,共经过了30多道工序,参与者多达100余人。在制作过程中,厂方还邀请了中国艺术铸造委专家论证,从蜡的厚度、浆料的配比、焙烧温度的确定、配模的检查、浇注系统的设置等都严格把关、精益求精,以确保万无一失。

  
           多党合作  重大信任  团长不辱光荣使命

    由于各方齐心合力,迎接团圆满完成了迎接毛主席艺术群雕顺利回故乡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马扬欣慰地说,这次我作为迎接毛主席艺术群雕团团长,是中共湘潭市委和湘潭人民对我的信任!作为民革湘潭市委主委,由民主党派成员做领队,参与一项这么重大而富有政治意义的事情,在以前是没有的。这是对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今年,中共中央下发了5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民主党派一定要搞好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正为国家的发展做些有益的事情。

    《乡情》群雕目前正在加紧安装后,预计20日全部落成。
    今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12周年之际,中央有关领导将为《乡情》剪彩揭幕。此后,它将作为湘潭城区代表性标志,矗立于湘潭市东方红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