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近日要闻

傅莉娟委员:用心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宣传处  编辑:  2019-01-30 00:00:00

人物档案 :

傅莉娟,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


傅莉娟与妇女儿童的保障工作结缘,还得从1996年说起。那年,她在岳阳市妇联任权益部部长。在采访中,她曾说“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项工作,我是带着深厚感情来做的”。

诚如这番朴实语言,在傅莉娟的参与助推下,2009年,省高院出台《关于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司法保护的指导意见(试行)》,创下了我国首次由省级人民法院专门出台、具备操作性的反家暴司法指导意见的记录。

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这些年,她关注的问题大部分涉及妇女权益保护、慈善等。1月24日,傅莉娟接受了《法制周报》记者专访,她表示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予以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看到光明与希望,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感化服刑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的良药。

联合14部门帮扶救助

去年全国两会上,傅莉娟提出《给予平等关爱,共享出彩机会》的提案。今年省两会,她继续关注这个问题。“提案最终还是会转到司法厅来,只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再次进行呼吁。” 傅莉娟说。

据统计,全省目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中登记在册的有1.5万人,其中生活特别困难的接近三分之一。 “有些父亲服刑,母亲出走或改嫁,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傅莉娟说,尤其是在农村,这些孩子面临失学、失爱、失安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服刑人员有可能不会安心改造,孩子的成长也有可能不会健康顺利。”从2014年开始,省司法厅通过走访调查摸清底数,联合省民政厅等14个职能部门下发文件、召开联席会议,启动了“情暖高墙·关爱孩子”教育帮扶活动。“对这些孩子形成帮扶救助机制,从政策上给予保障。” 傅莉娟说。

帮扶8485名服刑人员子女

到2019年,“情暖高墙·关爱孩子”活动已走过5年历程。不管是在全国政协会议还是在司法行政系统,或是在民革湖南省委,傅莉娟都奔走呼吁并身体力行,为的是让那些生活在特殊家庭的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从源头上解决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为平安湖南、法治湖南建设贡献力量。

在她的呼吁推动下,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益阳市卢佳祥慈善基金会、司法部法律援助基金会等社会公益机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据省司法厅一项权威数据显示,全省共募集社会资金4472万元,先后帮扶了8485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傅莉娟表示,现在致力于推动的帮扶方式,是让志愿者把资金和其他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送到受助孩子面前,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给他们加油鼓劲。通过这种方式,受助孩子不仅得到了经济支持,更能得到精神上的关爱,同时搭起了孩子与服刑父母沟通的桥梁。监狱干警走访时会拍摄孩子的视频带回监狱,“服刑人员看到后,心中触动很大,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是真正在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他们更应该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和孩子团聚,服刑意识会进一步加强。”

以人文关怀消除社会误解

越来越多社会志愿者参与到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活动中来,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认为“犯罪家庭的孩子为什么要帮助?”“困难的孩子很多,那些没有罪犯的困难家庭的孩子无人帮助,这个帮扶有道理吗?”

傅莉娟说:“情暖高墙·关爱孩子,活动刚开始时,甚至有些监狱干警和志愿者都无法理解。“这需要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和人文关怀看待这个问题。关心这些孩子,是从孩子的实际境况出发,因为相对于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他们处于更加无助的境地,没人管、没人教、没人养,甚至安全都无法保障。”

此外,这些孩子还要面临另一个社会不能公平对待的现象。一方面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对于孤儿的定义:“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地方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条件认定。”父母服刑或强戒期间无父母监护的未成年人却不符合孤儿的认定标准。其次,即使是家庭贫困,但只要家中有人服刑,有些地方往往在低保评定精准扶贫、民政救济过程中不予考虑。

父母犯罪,孩子是无辜的。一个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心,缺少对父母的依恋,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社会再不给予关爱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他们会不会步父母后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现实触动心灵,在经过实地走访后,监狱干警及志愿者改变了看法,认为这种帮扶是很有意义的,需要继续坚持下去。“植物可以自生自灭,不会影响他人。但人不能自生自灭,没有好的成长环境,极有可能影响社会。”傅莉娟深有感慨。

做更精准的心理扶贫

每次有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到“情暖高墙·关爱孩子”活动当中,傅莉娟都会亲自参与实地调研走访、回访。每次出发,她都会带上现金,遇到特殊情况,自掏腰包帮扶孩子们。

仅2018年益阳市卢佳祥助学项目的一次回访活动,省社区矫正管理局分成5个小组,由傅莉娟带队,分别深入到怀化、邵阳、张家界等25个县市区,行程累计达9000公里,共出动800余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对于一些孩子的情况,傅莉娟如数家珍。芷江市的杨某,只要旁人一提到她的父母,便会泪流不止。平江的刘某俩姐弟,对父母几乎没有印象。保靖县的龙某4个堂姐弟均随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父亲与叔叔均在外地监狱服刑,大姐只有16岁,因为缺少父母管教,流落社会不知所踪。“在与这些孩子交谈的过程中,他们流露出内心的胆怯、悲痛和迷茫。”

傅莉娟表示,下一步要深化省直14个部门关于“情暖高墙·关爱孩子”文件的落实程度。“现在的政策兜底保障就是让孩子有饭吃有衣穿,但这些并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现状。“心灵上的寂寞,和服刑父母的沟通连接,对今后生活的希望等,都需要面对面的帮扶予以解决。我们要做的是更精准的心理上的扶贫、干预、关爱。”

搭建平台弘扬公益精神

傅莉娟介绍,2018年省司法厅联合民革省委在“情暖高墙·关爱孩子”活动的大背景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法润三湘民革同行”之“小海豚关爱成长计划”和“黄丝带”帮教活动,利用民革湖南省委党员在法律界的资源,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监狱、联合走访帮扶活动。“这些活动在2018年反响非常不错,效果很好,今年双方将把这项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今年5月4日正好是 ‘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我们正在筹划一个大型活动。通过活动架起一个桥梁,搭起一个平台,在青年人里面树立洋溢着青春、激情的志愿精神,使社会各界都能通过活动平台,扩展志愿、帮扶、公益活动精神。”傅莉娟说,将发动民革湖南省委党员并号召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时,继续发动社会各界爱心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对接这些孩子,给予持续关爱,“有困难的给予帮助,有特殊需求给予解决”。

省监狱管理局也会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给予服刑人员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真正使帮扶活动在墙内和墙外起到连接和呼应的作用。服刑人员知道有人关心他(她)的孩子,就能更好的改造,如果更好这一消息再传给孩子,就能让孩子有所期盼,孩子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稿件来源:法制周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