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同”思想 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
2011年2月10日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历史经验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三同”的思想观点: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同心同向。“三同”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多党合作事业的宝贵财富,是开拓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新境界的重要成果。贯彻好“三同”重要思想,本质在同德,核心在同心,关键在同行。对民革来说, 学习和领悟“三同”思想,能有效推动民革理论上的成熟、政治上的坚定。与中共实现“三同”,对民革来说,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需要。
一、加强思想建设,夯实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思想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根本。加强思想建设,在思想上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内涵,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特点优势,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创造更好条件。
民革作为参政党,加强思想建设,是巩固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的需要,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履行好参政党职能的需要。做好现阶段民革的思想建设工作,涉及到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实际中必须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包括“三同”思想在内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认识,提高坚持和贯彻的自觉性。通过加强理论建设,进一步厘清民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担负起时代赋予民革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参政党理论建设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方法,因此,加强思想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循序渐进,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开展。各级组织要努力把握参政党理论建设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增强政治意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增强政党意识,突出参政党在参政议政方面的参谋作用。增强责任意识,在本职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增强发展意识与服务意识,积极谋求自身的发展与为社会服务。着力造就一支政治方向正确、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学术带头人和理论研究骨干,推动理论建设工作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多党合作的组织基础
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必须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队伍,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各民主党派的目标追求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始终共同致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共同奋斗目标。这就需要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有一支同心同向的人才队伍。
当前,民革部分党员存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思想认识相对不深。实践上缺乏现成的范例借鉴。对马克思理论学习不够、对多党合作理论方针政策掌握不够、对多党合作传统了解不够;对多党合作必要性认识不足、党派工作经验不足;在关键问题上把握形势、驾驭全局的能力欠缺。因此,加强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加强队伍建设,首先需要大力提高党员素质,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挖掘、发现人才。参政党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创造性,同样需要有一批有志于参政党队伍建设的骨干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身这项工作。
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注重现有人才队伍的使用和锻炼,对有突出贡献的,要特别爱护和珍惜;同时,也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加强人才队伍之间的联系,与他们互通信息,交流工作,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既关心爱护,又放手使用,使他们真正施展出理论才华。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关心、理解、信赖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大力加强民革各级组织建设,形成完善的组织架构层次,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多渠道推动党员发展,这样党派才有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民革的干部队伍建设既是民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共拓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民革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民革参政议政的质量。因此,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会、培训班,组织参观、考察,安排挂职等,提高干部队伍建设,以适应参政议政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多党合作的参政基础
加强能力建设,就是要求民革在行动上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要始终坚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民革参政议政、发挥作用提供广阔舞台,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愿诉求,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团结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显著特征是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面对中共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作为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参政党,如何加强参政能力的建设,是目前最为紧迫的政治任务。
为更好的对民革等各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进行规范引导,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全文七章36条,对“参政党”的参政地位、内容、形式、程序以及自身建设都做了全面阐述。条文清晰,操作性强,有利于推进多党派合作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使党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健全“参政党”的工作机制。
民革作为参政党,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是民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民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参政能力的高低更多地表现在参政议政的水平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革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参政者不多,议政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实践经验,获取信息渠道不够,心中没底,以致民主监督理不直气不壮,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能监督。因此,民革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必须首先抓好自身建设,应着重从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发挥群体优势,体现党派特色。
总之,半个多世纪以来,民革作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坚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自觉接受执政党的领导,把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