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参政议政

加快桂湘四县整体联合、促进邵阳旅游发展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民革邵阳市委  编辑:  2012-03-12 00:00:00

    邵阳旅游发展需要与桂林的友好合作,实现南部市场屏蔽的突破。城步加入桂林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范畴的努力,无疑将有助于以上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桂湘四县旅游资源的整体联合,对促进邵阳旅游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民革市委从2010年开始就如何加快桂湘四县旅游资源整体联合的问题,对邵阳城步、怀化通道和桂林龙胜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试图为促进邵阳旅游发展探询一条新路。

    一、桂湘四县旅游整体联合的现状:建成了联盟机构,旅游合作初步落实

    2009年12月15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国务院确批准,拉开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的序幕。

    2010年8月前后,龙胜、三江、城步、通道等县先后向桂林市政府提出“纳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申请”,得到桂林市的积极支持,在桂林市旅游局主持下, 8月9日、9月4号分别在龙胜、桂林召开的旅游经济区协调会,会上四市四县就共同举办 “中国•大桂林旅游桂湘原生态风情节”共识。

    2010年10月17日湘桂四市四县在桂林召开了由四市旅游局长、四县人民政府县长参加的旅游合作发展与民俗旅游发展论坛会议,会上四市四县签署了共同举办 “中国•大桂林旅游桂湘原生态风情节”的协议,并就全面合作签订了框架性协议,四市四县建立大桂林民俗旅游经济区合作联盟,并按照龙胜—三江—通道—城步的顺序实行年度轮流承办制,各县提供经费支持,轮值主席所在地提出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当年的合作项目,各市旅游局力争取得当地市政府支持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目前,大桂林旅游经济协作区规划编制、面向全国征集以桂林为核心的旅游经济协作区联盟标志、形象口号已提到四市四县的工作日程上来了。尤其是并即将共同举办“中国•大桂林旅游桂湘原生态风情节”,为整体旅游区的构建搭建了一个平台,四市四县旅游合作拉开了序幕。

    二、桂湘四县旅游整体联合的可行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界的共识。桂湘两省,山水相连,龙胜、三江、通道、城步四个民族自治县同处桂湘边界的核心区域,具有相同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且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民俗相融,有着共同打造旅游品牌诸多有利条件。因此,“同心同德,努力拼搏将四县旅游产业挤进桂林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范畴,得以快速配套发展,实现真正的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格局”不仅是四县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必然,也具备合作的充分条件。

    1、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相似性

    调查表明,桂湘四县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城步有南山牧场、十万古田、白云湖、长安营、老山界、等景区景点,有苗村侗寨的油茶、山歌、傩戏、芦笙舞等人文景观;通道是全国侗文化最具特色、保存最为完好的侗族聚居县,民俗风情、民族建筑、民族工艺丰富多彩,风雨桥随处可见、鼓楼、寨门、凉亭、吊脚楼、井亭等造型奇巧、美观大方;三江的的中国国宝-程阳风雨桥举世闻名、依山傍水的侗村苗寨,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和鼓楼群、水车群等组合成完美地画图;龙胜的龙脊梯田更是人间奇观,银水侗寨的民族歌舞亦让人流连忘返,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它们为旅游空间合作的奠定了基础。桂湘四县的旅游资源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它们可以构成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活动要素,对于相似的旅游资源,通过整合能够将旅游产品做大、做精,产生1+1>2的总体效益。

    2、旅游地空间接近,交通便利

    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网络的依赖性十分明显,任何旅游业网络都应该以交通网络为基础而建立。距离接近和交通便利是旅游地空间联系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城步、通道、三江、龙胜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但地缘关系密切、自然条件相似、生态环境基本相同、人文习俗相近、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而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地理单元。彼此旅游地间的距离均在200KM以内,可达性较好,空间联系的相对紧密,具备旅游合作的有利条件。

    3、共同利益趋向

    旅游资源的整体性特征和旅游者的游览需求都昭示我们:人们可以从整体的资源中受益。旅游区只有在市场准入、宣传促销、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互补优势,在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才能够避免区域之间的无序竞争对区域旅游经济的损害,通过发展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加快创新步伐,形成竞争优势,增强整个旅游圈的旅游竞争力。桂湘四县在发展旅游上具有共同的意愿:整合旅游资源,共创旅游精品,合力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共同开展旅游宣传促销等,共同促进桂湘两省四县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是桂湘四县政府和旅游企业共同的利益趋向。

    4、有利的旅游消费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家汽车开始走进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一些新兴消费方式和理念也随之盛行,而黄金周制度所带来的大假期,使中国人的旅游方式也出现明显的变化。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表明: 2006年国庆期间,旅行社团队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26%,而自驾游已占到60%。如今国内自驾游还是一项刚兴起的旅游项目。我国目前最大的汽车俱乐部有约l0万多名会员,而美国的一家世界最大的汽车俱乐部拥有3900万会员。国内自驾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自驾游的发展,为彼此毗邻、景观质量高、交通条件较好的旅游地带构成整体旅游区提供发展的机遇。

    三、桂湘四县旅游整体联合的关键

    在桂湘四市四县旅游整体联合中,需要明确以下合作的内容。

    1、需要清晰区域合作的目标

    清晰区域合作的目标是构建整体旅游区的前提。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融入大桂林旅游实验区,获得国家政策与经济投资的支持是四县合作的基本动机,这里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利用桂林的旅游形象提高四县旅游的知名度;二是融入大桂林综合改革实验区获得国家政策与经济投资的支持,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拓展旅游空间、延长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增强区域旅游的规模竞争力。由于区域合作成员在发展旅游的基础、旅游人才资源的差异,以及与桂林的行政关系、空间距离的不同,这三个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各合作成员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市县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2、需要编制四县整体发展的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区域旅游共同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突破行政界限的束缚,需要在宏观上制订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湘桂四县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区域旅游合作的宗旨、旅游合作的发展方向和整体形象,确定区域内各地在合作中的位置。以一个总体规划来引导区域的指导产品开发建设,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合理布局产品结构,完善产品要素,形成区域旅游特色,促进区域内部有序发展,提高旅游产业产出水平和带动效应,推进湘桂四县旅游业的发展。

    3、需要完善湘桂四县联合旅游区的构成

    第一,要完善联合旅游区决策系统。完善联合旅游区决策系统是提高整体旅游区的运行效率,保证系统目标实现的需要。具体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政府协调机构,积极支持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跨区域开展联营、重组,走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企业专业化、小型企业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同时,需要克服利益相关者的意识障碍。旅游区域合作出发点是聚合效应,由于各县的旅游发展基础不同,在合作中的收益也会有区别。在如此情况下,旅游区在旅游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等待心理,部分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在不能解决投资和收益问题的情况下,很难做出积极而又主动的行为。尤其是存在“搭便车”行为,多赢利益会变成了多赢冲突,会阻碍桂湘四县旅游区域的合作。还要克服行政壁垒的障碍。一般而言,地方政府更关注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的旅游企业会采取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措施,赋予本地区的旅游企业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很容易造成旅游行政壁垒。

    第二,要完善旅游资源系统。完善旅游资源系统是旅游营销宣传整体化、旅游线路跨区域的物质基础。为此,一要整合旅游资源、抑制产品同质化趋势,优化旅游产品系列。桂湘四县旅游区的区域合作能否成功,依赖于能否开发出有价值的组合旅游产品。但是旅游产品的开发涉及到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多方面的因素,优化组合存在一定的障碍。首先,桂湘四县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因为相似性而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例如,通道、三江都以独具特色的侗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产品,且均已进行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开发,已形成侗民族民俗旅游产品,在区域市场是已有相当影响,而为了突出整体旅游区的整体功能时,对同类旅游产品中只能选择最有市场价值的部分作为整体旅游区的代表,其它类似部分需要弱化,这必然带来了内部的竞争。其次,旅游线路组合的价值问题,良好的组合会提高单个旅游景点的价值。旅游线路组合的价值主要在于各景点之间的相互补充,有价值的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产品组合,需要在分析各地核心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到多样性、舒适型、娱乐性和成本问题。再次,旅游产品的保护成本问题。桂湘四县旅游区域背景中,比较优势的是浓郁的民族风情,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民俗文化的保护,这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等。

    二要正确定位各县旅游区在整体旅游区中的战略地位,从整体旅游区产品安排和各县旅游区产品安排两个层次来优化产品系列。即从整体区域出发,加强旅游线路的整合,通过线路组合把各县“旅游亮点”有机串联起来,构成整体形象,形成优势互补、开发联动的旅游线路网络,取长补短,避免各县景区恶性竞争,达到相互提携,共同发展的目的,发挥出整体优势。

    第三,完善旅游服务系统,旅游服务子系统包括旅游设施、人才条件、配套设施、财政、政策等。直接面向旅游市场,承担着具体的旅游服务与操作等。

    第四,构建完善旅游活动系统。它包括区域旅游合作各阶段和步骤的制度安排、市场开发、项目设计等,它受到决策子系统的制约,以资源子系统为条件,根据旅游服务子系统提供的信息调整活动内容等。

    5、需要建立完善激励与补偿机制

    要打破行政区域间的旅游障碍,促进桂湘四县旅游的科学发展,还需建立具有制度性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第一,在管理上促进集约化,构建旅游产业集群。要改变当地旅游企业分散格局带来的小而全、雷同化、低效益的状况,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区域政府之间和旅游企业之间要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避免出现旅游企业一次性机会主义行为。第二,在布局上形成以“侗+苗民族文化旅游长廊”,构建少数民族风情强势品牌,打造生态民俗旅游精品,从而跻身大桂林旅游圈。第三,要取消地区行政保护性政策,共同争取政策,共同研究政策,共同享有政策,实现区域联动。如取消禁止对来自客源地旅游车的限制,逐步减少自驾车旅游的过路费,真正施行“无障碍旅游”的畅通。第四,完善地方旅游网站。增加各县的各种旅游资源信息的介绍,公布相关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网站共同开展旅游的宣传活动,实时交换信息,交换意见,提供旅游相关的综合信息。

    在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旅游业区域溢出广泛存在,而溢出大小与两个旅游区之间的规模等级差异正相关、与两个旅游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负相关,同时还与接受溢出方的学习能力正相关 (李山\王铮2009) 。由于区域合作成员在发展旅游的基础、旅游人才资源的差异,以及与桂林的行政关系、空间距离的不同,聚合效应在各合作成员之间的不同。龙胜相对其它三县而言,在实现聚合效应的过程中,更占天时、地利、人和,获得桂林的正外溢效应必然最大。对此,要承认这种现象的客观合理性,建立奖励制度,鼓励桂林旅游效应的外溢;同时正视这种差异对持续联合项目合作的负面影响,建立对弱势旅游市、县的补偿机制,鼓励他们继续留在联合体内。

    四、桂湘四市四县旅游整体联合的建议

    1、树立大旅游观念,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大旅游"体现在大思路、大格局、大规划、大交通、大品牌、大联合,树立"大旅游"观念是跳出狭义的行政区域的关键,加快桂湘四县旅游区发展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各地方政府要有全局观念,打破部门所有和地区封锁,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本联合,使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得到优化配置,塑造整体形象,完善整体功能,激发整体活力,张扬综合吸引力。

    2、整合区域资源,推进旅游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活动形式多样,涉及众多行业。发展旅游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发展旅游的合力。首先,要制定总体规划。通过总体规划的指导,各县突出各自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亮点,解决好在发展旅游业上各自为政,旅游项目开发雷同和近距离重复的问题,形成旅游项目的整合。第二,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上,要挖掘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设计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精品,以增加旅游的文化特色。第三,联合开拓市场, 整合区域旅游形象。各县可统一编印旅游画册、旅游指南、导游图,组建共同旅游网站以及游客服务中心,联合举办重大旅游推介活动。统一对外报价、统一佣金比例、旅行社在一体化区域内开展组接团业务享受“同等公民”待遇,逐步,实现旅游市场一体化。

    3.完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实现交通和旅游线路对接

    完善区域旅游交通体系,实现交通和旅游线路的对接交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畅通的、便捷的交通网络将区内各景区、景点连成线、结成片、形成圈。要尽快构筑四县之间的快速通道,把一些核心景区串联起来。在区域境内县乡公路建设方面,要结合通达、通畅工程,将各方面的资金捆绑使用,尽快连通旅游公路,增强各个景区的可进入性,真正让旅游公路成为观光路、致富路,实现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的对接。

    4、建立良好合作机制,推进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
要打破行政区域间的旅游障碍,促进桂湘四县旅游的科学发展,还需建立具有制度性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第一,在管理上促进集约化,构建旅游产业集群。要改变当地旅游企业分散格局带来的小而全、雷同化、低效益的状况,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区域政府之间和旅游企业之间要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避免出现旅游企业一次性机会主义行为。第二,在布局上形成以“侗+苗民族文化旅游长廊”,构建少数民族风情强势品牌,打造生态民俗旅游精品,从而跻身大桂林旅游圈。第三,要取消地区行政保护性政策,共同争取政策,共同研究政策,共同享有政策,实现区域联动。如取消禁止对来自客源地旅游车的限制,逐步减少自驾车旅游的过路费,真正施行“无障碍旅游”的畅通。第四,完善地方旅游网站。增加各县的各种旅游资源信息的介绍,公布相关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网站共同开展旅游的宣传活动,实时交换信息,交换意见,提供旅游相关的综合信息。

    五、城步旅游在四县整体旅游区中的战略定位

    正确定位城步旅游在四县整体旅游区中的战略位置,对整体旅游区的发展和城步自身的发展以及促进邵阳旅游发展具有益处。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从地理范围来看,东毗新宁县和广西资源县,南接广西龙胜县,西连通道侗族自治县,北通三湘四水,处于湘桂大旅游圈、大湘西旅游圈的交汇地,在桂湘四县旅游圈中相对边缘地带。这一特点,使得城步旅游表现出是一种承接南北、贯通东西的旅游扩散节点和旅游目的地,城步的旅游发展水平对邵阳与桂林的旅游合作程度有深刻的影响。

    根据城步目前交通状况: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目前尚难实现,城步在桂湘四县联合旅游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城步应该要把握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提升城步旅游在桂湘四县旅游区的战略地位,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突出个性是城步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周边地区相比,城步南山以南方的“呼伦贝尔”的草原牧场风光独树一帜,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山地草原风光的开发优势突出。同时,城步又为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苗族风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有特色民居四合院、八角楼、苗家吊角楼等,富有民族风味的苗乡油茶、乡野菜,尤其“东南亚第一”的两江峡谷风情,集6个少数民族村落原始淳朴的民风民俗于一体,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和原生态自然资源交相辉映、互为衬托的旅游环境条件,是其他三县无法比拟的。所以,城步要采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战略,打造草原风光、民族风情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与桂湘四县旅游区其他区域有较大差异的旅游产品体系,融入桂湘四县旅游区,共同打造生态民俗旅游精品,为融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打下基础,从而为促进邵阳旅游发展,实现邵阳旅游市场的南部扩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