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饮水安全大于天
----关于在湘潭推广管道直饮水的建议
拧开水龙头便可以喝到甘洌爽口的清醇,直饮水,以前只有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才能做到,现在国内随着许多城市直饮水工程的纷纷上马,数百万居民也已开始享用,直饮水,离湘潭还有多远?
一、国内管道直饮水悄然兴起
饮水与用水的水质要求千差万别,低质高用危害严重,高质低用又造成极大浪费。管道直饮水,即管网式的分质供水,就是改变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和市政等一应用水一视同仁、一管到底的传统供水方式,而对仅占市镇自来水供量1—2%的水体通过深度处理,并将由此所得符合卫生饮用的优质净水,以特制管道系统直供千家万户,让人们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到健康水。分质供水既可保障饮用水质安全无害,同时将有效解决自来水高质低用和低质高用的矛盾,既节省建设的投资,又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一举多得的最佳选择,也是千家万户健康饮水的方向。
发达国家将饮用水与日常生活用水分质供应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大都以可饮用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水系统,同时,另设管网用于低质水、回用水或经处理的海水供冲洗卫生洁具、清洗车辆、园林绿化、浇洒道路及部分工业用水(如冷却水)等,这种系统称为非饮用水系统。日本从1985年至90年代初已经在针对性地开展建筑物内优质水(上质水又称高质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目前通过现有优质水供给设备,已完全能提供不亚于矿泉水的饮料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对分质供水作了积极的尝试,上海市自1997年上浦东锦华住宅小区首先实现管道优质直饮水工程后,开始逐步推广兴建区域性双给水(饮用与使用)系统的试点工程。大庆市从1997年到2001年初先后投入共5.3亿元建设优质管道直饮水,已建生产线40条,日供水量达到2700多吨。至少20万户、65万居民已享用管道优质健康直饮水,普及率达到90%,所涉及应用领域有住宅小区、宾馆和学校等。为全国迄今规模最大的管网式分质供水项目。
目前,建设部已在全国10个重点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广东省把分质供水作为现代化都市的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形象和重大的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国率先把分质供水网建工程正式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建设“珠三角”城市小区分质供水网,使“珠三角”地区城镇1000万居民能享用管道直供优质饮用水。计划建设总规模为日供净水5万吨,总投资80亿元。
除上述地区外,北京、南京、宁波、天津、石家庄、西安、重庆、沈阳、哈尔滨、武汉、海南、福建、新疆等地纷纷启动了分质供水系统的筹划与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0多个住宅新区的150多万户居民喝上了管道直饮水。
我省涟源市、岳阳市、衡阳市已经走在全省的前列。涟源市2003年开始由政府投资3300多万元建设直饮水工程,2007年10月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日产水500吨,可供15-20万人饮用。成为我国首个建成普供直饮水网络的城市。岳阳市、衡阳市也已将直饮水工程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启动了直饮水工程筹备工作。
二、我市饮水安全形势严峻
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发展中国家有80%的疾病是因饮用不洁水而传播的,全球每年有530万人因为饮用不洁水而死亡,其中394.2万是儿童。我国82%的人口饮用的是浅井水和江河水,其水质污染、细菌严重超标的达75%,饮用被有机物严重污染的水的人口达1.6忆。我国有监测数据的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多条河流受到污染。湘江,作为我市居民饮水的主要水源,已成为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湖南省环保局1981-2000年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湘江总体水质自上世纪90年代呈恶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总体污染特征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重金属、微生物复合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尤为突出,株洲、湘潭和长沙河段污染最为严重。2000年之后,湘江污染呈现新的特征。资料显示,“十五”规划以来,湖南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首位;砷(砒霜)名列甘肃之后居第二位;二氧化硫和化学耗氧量(COD)的排放量居全国前列;在“长株潭城市群”中,以万元产值排水量为例,湘潭、株洲2个城市的万元产值排水量位列全国113个重点城市前5位,仅低于四川泸州、广西南宁,湘江湘潭段所承纳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大于该河段的纳污能力;按现行饮用水源评价标准,湘潭几乎全年不能达标;在湘江枯水期的5个月,“长株潭”河段镉浓度严重超标。
近年来虽然我省为保护湘江水质,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管理和各种原因,一些治理措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各种污染排放也日益增加,湘江水质管理目标短期内难以达到。我市水环境形势严峻。
同时,我市城市供水水源主要集中在湘江取水,水源单一,水资源配置和取水口布局不够合理,取水河段水质近期不易改变。当湘江出现枯水位,湘江水体受到污染,城市供水将受到严重威胁。
另外,秋冬枯水期时,湘江湘潭段水位低,流量小,特别是近几年来湘江流域低枯水期比以往来得早,而且不断刷新历史最低水位记录。2011年8月31日湘江湘潭水文站水位26.30米,创历史新低,湘潭城区供水形势紧张。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于2009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年底峻工。按正常蓄水位29.7米计算,库容可达6.75亿立方米,建成后,湘江的水位和水量完全可以满足湘潭市水厂的取水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湘江水的自净能力。
长株潭城市群的快速建设和发展,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课题,保障我市居民饮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我市实施管道直饮水意义重大
1、管道直饮水是当前水质危机日益严重与人们健康意识与日俱增这一深刻矛盾的产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饮水理所当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因此继米袋子、菜蓝子之后,势在必然的民心工程便是水杯子工程。实施分质供水是我国饮水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一时代性的主要标志,是人类饮水事业发展又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和“大力发展饮用水事业,改善市民饮水质量”英明指示的重大举措,对改善城市供水,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目前,我市居民饮用水的水量是有保证的,但水质污染严重,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讲,城市自来水总供给量中,其中作为居民饮用水只占城镇总供水量的1%。为满足这1%的饮用供水,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不问用途,净化处理所有原水后再长距离管道输送,这种等质供水方式,在水资源匮乏和污染严重的今天很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分质供水通过对少量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并另设管网直接供给住户,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饮水需要,又节约了有限的水资源。
四、我市实施管道直饮水经济可行
1、水源:我市城市二区现有人口约80万人,其中城市公共供水服务范围约50万人。据中环水务公司生产统计,我市城市用水夏季总需求约27.5万立方米/天,冬季用水总需求约24万立方米/天。根据《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到2020年城区规划总人口数200万人,用水规模为112万立方米/天。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城市自来水消耗中,用于饮用仅1%左右,到2020年湘潭市用于饮用水需求约1.12万立方米/天。(每人每天直饮水用量按5L计算,加各类损失、餐饮业用水按30%估计,全市每天需用水近33万吨)。
洋潭水库库容2700多万立方米,可以保证右干渠流量达11.5立方米/秒,日供水可达11.5×8.64万吨。完全可以满足湘潭城市日供水2-50万吨的需求。
2、水质:洋潭水库常年为Ⅰ类水质,经由韶山灌渠自流,韶山灌渠总干渠至右干渠长68.35公里,灌渠流域山多水密,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灌渠总干渠、南北分流、南北干渠自成体系,能够确保水质稳定。现在管理力量也能够确保灌区设施得到保护、提升和有效运行,能确保水体不致受到二次污染。
3、投资成本:参照涟源市3300万元投资,日供500吨,满足20万人饮水估算,湘潭满足60万人饮水须投入约1亿多元。管道直饮水工程总投资还是相当可观的,而用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问题将不成问题。
4、效益分析:分质供水工程,具有投资期短、回收快、利润大等特点。目前直饮水处理技术,采用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杀菌处理工艺每立方米只需增加费用0. 15 -0.20元。广州市实行市场定价的管道直饮水,售价每升0.3元左右;而实施政府定价的自来水价格每吨1. 18元,两者差价近300倍,深圳梅林一村试点工程于2000年完成,平均每吨水价为250元,仅为市场上桶装饮用水600-800元/吨价的1/3,涟源市定价为每升0.15元。东莞水杯子公司管道直饮水的成本为每升0. 08元,定价为0. 21元,利润则相当丰厚,估计运营两三年即可收回建设成本,目前,广东不少城市的供水公司还向用户收取1500 -3 000元不等的初装费、开户费,可一举收回投资成本。
五、我市建设管道直饮水的对策建议
1、迅速启动“水杯子”工程,兴建直饮水处理设施,铺设直饮水专用管道,将直接饮用的优质水,通过专用管网输送至城区用户。实行城市饮用水和日常用水分质供水。
2、取水水源选择从洋潭水库经韶山灌渠右干渠向跃进水库补足水量,从跃进水库取水进行净化处理。
3、供水区域实行分期建设,逐步实施。一期可覆盖河西城区、九华示范区,同时要求所有新建城区或居住小区一次性预铺直饮、普通用水两条管道。
4、水质标准和用水指标的确定。目前,国家尚未出台这方面的专门规范,可供管道分质供水采用的水质标准有《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我市实施管道分质供水目前宜采用《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管道分质供水工裎用水量,建议参照有关工程实例,根据抽样调查确定,一般应综合考虑饮用、做饭、洗瓜果的需要,并根据不同的小区定位和消费群体加以调整,一般取每人每天4-6L为宜。
5、分质供水的实施。建议参照国内先进经验,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模式:引进专业饮用水公司建设、经营,由政府总体规划、设计,宣传与推广,参与监督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水价,确保水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在我市启动管道直饮水工程是大势所趋,意义重大,条件优越,经济可行。不仅能够从根本上,长远地解决我市饮水安全问题,还能够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形象,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宜居湘潭的必然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