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文化园地

我有一个像钱学森一样的堂兄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湖南省委员会  作者:袁上  编辑:  2015-05-06 00:00:00

三月份,万物逢春,草长莺飞,一切都是新生的景象。在这个春天里我看了一场电影《钱学森》,心里涌动着万千思绪,看着银幕上的科学家,再结合我到北京见到的我的亲堂兄——这位生活在我身边摸得见看得着的科学家,觉得科技强国不仅是全社会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些中青年知识分子,无论是在各行各业都应该及力倡导的事情。科技兴国,匹夫有责!

电影《钱学森》以真人真事为基调,着力刻画了钱学森从36岁得到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认可成功参与美国军事导弹研究为起始,到98岁去世的将近七十年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奉献毕生心血的故事,电影以大篇幅描画了钱学森在39岁到45岁这些年间为了报效祖国,力志从美国返回中国奉献才智,却遭到当时的美国当局多方阻挠,一方面抵毁其名誉,以“间谍”论处,并莫须有他投到监狱,在这种得不到认可甚至遭到非人责难的时候,钱学森的妻子蒋英以及好朋友都尽力鼓励他,让他始终坚信一定要不顾一切代价回归祖国的故事。

钱学森在真实生活中不留恋美国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当美国的导师苦口婆心的劝诫时,他不为所动,轻轻笑兮,故作戏谑地说:“我回中国条件就算很差,干什么都行,再不行还可以种苹果……。”当他历经艰难,把中国第一颗导弹“东方一号”即将送上天的时候,在广袤荒漠的发射基地他深深凝视着倾注心血的这个导弹,心里对着隔着远洋的老师说:“密歇尔教授,这就是我在中国种的苹果!”看到这里,我的泪水都不禁潸然而下,为着钱学森的执着精神,更为他放弃美国已有现成的高科技航天水平以及他在美国航天局已有的特殊地位。他在美国研究专业课题都是轻而易举,而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时,甚至参与研制的工作人员听他讲课半天都听不懂,真是举步唯坚啊。中国刚建国初期的困窘局面,他要殚精竭虑,从基础抓起,一点一点地给中国底子薄的参与研制的人员费力地传授他的所有的经验和知识,是多么不容易啊!很多在美国轻松解决得了的问题到了中国难于上青天,他这么费尽心血是为了什么呢?还不就是为了让中国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导弹。

钱学森每天跟时间赛跑,一丝一豪都不能懈怠,在答复毛主席和周总理:“八年时间可以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导弹”,一诺千金的同时,他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任何关键部位的技术指标都要亲力亲为,一丝一豪都不敢懈怠。他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大量的著作都被美国当局没收或者焚烧,但是钱学森的脑子就是一部巨大的储存器,里面装着无数的公式和经验,这是什么方法都收不走也烧不掉了。正是凭借着天赋的记忆力、智慧和才华,“他一个人可以值五十个师,”美国一个专家就明白他的价值,如是说。为了使他留在美国使出了很多手段,最终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同国主席毛泽东亲自签署协议,以提前释放美国十一个战俘为交换条件才使他安全回国。这种极具著故事性的情节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最后,在毛主席、周总理、聂荣臻元帅等国家领导人的空前关心下,在无数的军队科技工作者和军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质朴的中国人——虽然底子薄,基础差,但是打仗时能从死人堆里活出来的解放军是不怕任何困难的,在这些可爱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钱学森带领着他的科技人员,夜已继日,终于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导弹,改写了“中国没有核武器”的历史,真是看到这一幕让观众荡漾气回肠,唏嘘不已,击掌叫好。

钱学森有一段经典的话,是跟他在美国读书时的研究生同学说的,当时他最好的同学反对他回中国参与研制核武器,说这是违反世界和平条约的,他却坚定地说:“有枪不用和没有枪是不一样的,我就是要让我的国家有枪,这样才能在世界上跟其他的国家平起平坐。”掷地有声的话语也是当时中国要迫切研制出自己的核武器的原因所在。正是怀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使钱学森和千千万万的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吃了旁人吃不了的苦,胸怀大志临危受命,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重任。最终他的一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景仰和尊敬,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看了这部回肠荡气的电影,为电影情节久久而不能释怀,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同身受,除了影片本身的精湛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身边就有一位亲人就是类似钱学森那样的为中国的国防航天科技事业无怨无悔,奉献终身的人,他就是我的堂兄——袁军。

我的堂哥是我爸爸亲哥哥的儿子,从小就天姿聪颖,秉赋异常,他85年参加高考以湖南省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硕士读完又考到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读博士,主要就是研究导弹的某个领域,过去他上学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到我家住上十天半个月,我父亲因为他的聪明好学上进特别欣赏喜欢他,总是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叔侄俩也是无话不谈。他每次来我家都要过问我的学习成绩,还送一些书籍和文具给我,勉励我好好读书。后来他到了北京航天部博士后流动站,我们就很少见面了,因为他特别忙,事业就是他的全部人生。他的单位中国航天工业部某研究所,主要工作就是针对载人飞船的研制,是高精坚的国家科技单位。由于工作特别出色,单位对他的工作成绩非常欣赏,在他32岁的时候就评为全所最年轻的正教授,这是非常难得的。现在我的哥哥已经是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津贴殊荣的航天专家,是老总级的科技人物。他的妻子是我介绍给他的,这个贤惠能干大气的姑娘是天津一位离休局长的女儿,她妈妈也是湖南长沙人,跟我家也有点亲戚关系,因为我在天津生活学习四年,跟这个姑娘一家人朝夕相处,非常了解这个女孩子,喜欢她的能干贤惠,就介绍给了当时还在上博士的我的堂兄,他们经过了解恋爱,构建了幸福的家庭,现在小孩都上中学了,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幸福。他的妻子也跟钱学森的妻子蒋英一样为了丈夫的事业,牺牲了很多。嫂子在北京生孩子的时候,我哥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忙着载人飞船的事,根本回不来。他们单位由于袁军的优秀,从没有过的,破例由单位出钱请保姆照顾他妻子生产。我觉得做这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的妻子真的要牺牲很多个人的东西,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忍受孤独。但是嫂子的付出也得到了家人的尊敬和丈夫事业上的成功,还是很有价值的。而且一般来说,科学家都对家庭非常地负责任,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在行,是一个很有智慧的顶梁柱。这难道不是一个幸福家庭非常重要的基础吗?所以说:“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啊!

每次跟堂兄嫂子见面,都会让我的内心激动半天,他们是我最亲的亲人,也是中国国防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正因为有一大批像我哥哥、嫂子这样的人,无私默默地奉献,才使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如日中天,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耀眼的军事地位。我哥哥工作的这些年,正是神州一号、神州二号以及“嫦娥”卫星陆续上天的这几年,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他的工作极具成就。到他家里并没有装修得很奢华,但是满屋子都是书,还有很多国家和航天部授予的奖杯和证书,看到这些都让我油然而生一种骄傲自豪的感觉,他因为经常在基地,生活环境艰苦,当年的英俊白静文气的南方小生已经成熟魁伟,脸上没有了求学读书时的青涩,因为长期在西北却有了高原红,还有两鬓露出的斑斑白发,这是为事业付出的代价,看了让人心里隐隐作疼,总是希望他不要太劳累,还是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有一部电影是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飞天》,就是以他们为原型拍摄的故事,前年被评为华表奖最佳影片等多个荣誉。看了《钱学森》想到我亲爱的哥哥,为我能有这样优秀的亲人而感到骄傲万分,我一定要学习堂兄对事业执着的精神,好好地工作,让他有一天也为能有我这样的妹妹感到欣慰。人的一生,究竟应当怎样度过?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在这样一个物质至上爱情快餐的年代,哥哥的事业和爱情却给了我最近距离的榜样。向哥哥学习,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就是我的理解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