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民革湖南省委员会>自身建设

以文风之变促履职之实——民革湖南省委会机关“新民读书社”春日启航

来源:组织处  作者:马超  编辑:  2025-03-29 21:19:30

为响应民革中央“履职能力建设年”号召,聚焦省委会机关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以文风改进破题,以能力提升赋能,激活青年干部履职能力的“一池春水”,民革省委会机关凝聚青年骨干力量,创新成立“新民读书社”,搭建理论学习新阵地。3月24日,新民读书社召开首次“改进文风促履职”专题学习分享会。民革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范泽容出席活动并讲话,机关全体青年干部参加学习。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400_副本.png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407_副本.jpg

坐落于新民学会旧址旁的"新民读书社"赓续红色血脉,首场活动即彰显政治底色。范泽容向青年干部代表赠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等理论著作,强调要以"深读精研、常学常新"的治学态度,在阅读中厚植为民情怀,在砺行中践行使命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413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443_副本.jpg

在专题研讨环节,10位来自不同处室的青年骨干立足民主党派职能,围绕光明日报"改进文风大家谈"专栏文章展开深度思辨。大家从调研报告撰写、传播话语创新、文风学风砺练等多个角度,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善用群众语言传递专业思考""案头功夫与田间功夫融合"等创新观点,形成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讨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436_副本.jpg

范泽容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读书会实现了三个维度突破:在政治站位上,将文风改进置于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升的战略高度;在方法论层面,构建起"学习-研讨-转化"的闭环提升机制;在队伍建设上,探索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实践路径。她寄语青年干部要永葆"追光者"的锐气,“逐梦人”的热忱,将读书所获转化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智慧源泉,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中书写民革青年的时代答卷。

民革·新民青年说: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424_副本.png

微信图片_20250329205430_副本.png

边源:在新时代的工作中,改进文风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改进文风不是简单的修辞改良,而是思维方式的提升。做好民革的宣传工作,可以考虑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党员。从事宣传报道,凡事说清楚说明白只是做好宣传工作的第一步,而我们的宣传报道与党员密切相关,与各项工作深度相关,与湖南实践生动相关,才能既保持思想深度,又焕发传播活力,才是有温度有生命力的语言。

周专:文风即人风,真、简、新、近四字道尽精髓:真源于诚,唯有扎根调研、用数据说话,社情民意方能直抵本质;简彰显实,提案当摒弃空话套话,以逻辑清晰、对策可行见真章;新映照活,创新表达需打破窠臼,善用群众语言传递专业思考;近折射正,须以平等姿态倾听民声,让建言既有政治高度又具民生温度。改进文风不仅是文字锤炼,更是锤炼实事求是、为民尽责的品格。调研报告与社情民意写作尤需践行此道,以平实之言建务实之策。

刘钟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写作之 “真”,是在思想的征途上,破惯性枷锁,于认知的荒蛮处开拓拓新;于情感的星河中,倾注生命温热,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般触动灵魂。民革机关公文写作,亦需秉持此 “真”。深扎基层,握一手实情。突出民革特色,献可行之策,以 “真” 传志,借 “真” 搭桥,连系现实与理想,传递拳拳之志。

欧凤杰:以“文风之变,实为思想之变”为题做了阅读分享:光明日报"改进文风大家谈"系列文章如一记清亮的钟声,激荡出时代的悠远回响。真正的文风革新需要双重祛魅:既要破除对西方学术话语的盲目崇拜,也要挣脱传统八股的思维枷锁。王学典教授所提的“发时代先声,文章才能有真见识”令人醍醐灌顶,邬大光教授谈到的“文以求真、思以致道”使人茅塞顿开。当代写作者当以思想的真诚为墨,以现实的关切为纸,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寻找新的表达范式。当我们在键盘上敲下每个字符时,都应如匠人雕琢玉器般心怀敬畏。因为文字的澄明,终将照亮思想的幽谷。

夏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短、实、新”文风,为新时代民主党派履职提供了根本遵循。改进文风不仅是文字表达的精炼,更是作风与责任的升华。实践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力戒空谈虚言,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政策温度;调研建言须切口精准、对策务实,避免“大而空”的官样文章;组织建设需将文风要求融入党员教育,通过培训锤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履职能力。文风连着党风,唯有以清新朴实的表达贴近民生、凝聚共识,才能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展现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生机活力。

马超:文风如镜,映照初心,文风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思想性与实践性的交响乐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改进文风不仅是形式上的革新,更是新时代参政党履职能力的重要标尺。改进文风绝非咬文嚼字的小修小补,而是我们自我升华的精神长征。我们改进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作风;返璞归真的不止文风,更是初心。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民革青年干部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笔为舟,以墨为楫,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我们每一个民革青年干部的华彩篇章。

李新星:“写得好”是基础,“干得好”才是关键。改文风并非简单的文字雕琢,而是工作作风的重塑。有个形象的比喻,在材料写作中,调查现场才是主战场,办公桌只是水到渠成的产床。只有把“案头功夫”和“田间功夫”深度融合,让笔下文字承载更多有价值的思考,才能真正达成以文辅政、以文促干的履职目标。

谢天:优质文本的底层逻辑不在于论证的严密,而在于让理念在文字中自然显影。文风的改进从来不只是修辞游戏,它要求我们在语言、结构与认知层面同步突围,既要克制卖弄术语的冲动,用生活化的细节搭建理解桥梁;又要建立“读者在场”的创作自觉,在提笔时就能预见读者翻阅文件时的感受;更要培养对冗余信息的决绝舍弃,只留下最本质的表达核心。

薛松: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是展示机关形象的重要窗口,各种新闻稿件是湖南民革对外展示的重要载体。在学习中体会到要用好这个对外展示平台,要做到简繁得宜,在有限的篇幅内精准传递核心信息;要做到表达真切,不只是平铺直叙,还有真情实感,做到文以求“真”;要做到字斟句酌,用文字要给人以美的享受;用一篇篇“简、真、美”的文稿展示出机关良好形象。

杨菁菁

真正的公文写作当以灼热思想锻字成金,让每篇公文都成为照亮职涯的北斗,而非仓库积尘的蜡封文书。当我们以真诚对抗浮夸,用简洁消解晦涩,凭创新突破桎梏,文字终将成为照进现实的明灯。这或许就是系列文章给予我最珍贵的馈赠:在键盘敲击声中,让每个字符都承载思想的重量,让每篇文章都成为连通心灵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