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同心筑医路 "地域+领域"共绘健康图——医疗帮扶座谈会擘画协作新篇
四月湘江潮涌时,医疗帮扶再启程。在民革中央帮扶毕节工作推进会的战略指引下,一场跨越山海的医疗协作实践正在湘黔大地书写动人篇章。4月16日,长沙市第一医院与贵州省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地域+领域”医疗帮扶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民革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范泽容、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高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前,毕节市代表团一行深入探访医院智慧医疗场景,开启了一场"未来医院"的沉浸式体验。在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张树生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医院门诊智慧药房、中医馆、知名专家门诊、健康管理中心、肝胆外科、老年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代表团以"三度点赞"医院建设:信息化建设有速度,特色诊疗有温度,管理模式有力度,这场的三维赋能医疗考察令人耳目一新。
会上回顾了前期帮扶工作成效,自2024年签订帮扶协议以来,这场跨越900多公里的医疗协作已结出累累硕果:累计派驻普通外科、妇科等9名专家开展驻点帮扶,指导完成高难度手术10余台次。2025年又派驻专家团队对医院管理、学科建设、重症患者管理、远程MDT诊疗、建立RRT诊疗团队、药事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期间组织专家赴纳雍县开展义诊,获民革中央领导肯定。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点围绕精准学科共建、三甲医院创建、专家派驻机制方面提出下一步帮扶需求。张树生表示,前期医院通过“技术输出+管理提升”双轮驱动帮扶模式,有效提升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综合实力。接下来,医院将按院所需、竭己所能,全力支持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工作,深化帮扶效果,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高鸿指出,长沙市第一医院通过“名医工作室”等多维联动模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倾力相助,形成了可复制的“毕节模式”。希望双方以“地域协作为经、领域合作为纬”,建立长效机制,将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转化为惠民实效,共同谱写医疗帮扶新篇章。
范泽容授牌长沙市第一医院为“帮扶毕节纳雍乡村振兴合作单位”,她系统总结了湖南民革的帮扶实践,并强调要立足“纳雍所需、湖南所能”,深化“地域+领域”双轮驱动,深入贯彻民革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以推进三项战略举措打造跨省协作典范:依托两省医疗资源优势,推动湖南多家医院与纳雍县医院建立常态化对口协作。创新"驻点帮扶+远程会诊"双轨并行机制,搭建湘黔两省远程会诊平台,尽力实现疑难病例实时会诊和手术指导全覆盖;深化人才培育机制,持续接收毕节医务人员来湘进修,积极开展专家讲座、基层义诊等学术活动,形成"带不走"的技术团队;以医联体共建和专科联盟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两地医疗机构在诊疗规范、科研协作、质控体系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切实将"输血式"帮扶转化为"造血式"发展,将"毕节模式"淬炼成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金字招牌。
此次会议扎实推进了毕节市医疗帮扶专项行动及两省在医疗技术、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未来将持续深化帮扶机制,让三湘大地的医疗创新成果,在黔贵高原绽放出守护生命的新希望,共同书写新时代健康帮扶的精彩答卷。
民革湖南省委会、民革贵州省委会、民革长沙市委会、民革毕节市委会,毕节市卫生健康局、长沙市第一医院、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医院代表共30余人参会。